在現代媒體環境中,廣告商究竟因為什麼選擇再度投身於新聞驅動的媒體渠道?這背後的原因錯綜複雜,涉及政治、文化以及商業策略等多方面的考量。
一、品牌安全與品牌適配
在政治和文化日益複雜的背景下,品牌安全這個概念已取得了新的內涵。對許多人而言,品牌安全不僅僅是避免暴力、色情或者仇恨言論,它更在意品牌的適配性。這個門檻並非一成不變,尤其在政治領袖、社會環境以及媒體言論都瞬息萬變的情況下,品牌必須具備足夠的靈活性,能夠快速調整自己的媒介選擇。
在川普總統任內,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等詞彙的意義有所改變,這導致了廣告商重新評估其對新聞頻道的適配性。許多公司意識到,避免新聞渠道反而會失去與受眾互動的機會,尤其是在新聞頻道的觀眾參與度遠高於非新聞內容的情況下。
二、投資於新聞媒介的好處
根據DoubleVerify的數據顯示,在新聞網站投放廣告的互動效果比非新聞類內容高出近10%。了解到這一優勢後,許多廣告商逐漸增加了其在新聞發布媒體上的投資比例。事實上,一些廣告客戶將其營銷預算的10%至30%用於新聞媒體,相較去年僅8%到15%的配置比例有了明顯增長。
此外,DoubleVerify也推出了各種新工具和教育項目,如錄製新聞加速器計劃,這些工具幫助廣告商改善了與新聞網站的合作效果。通過優化關鍵字列表和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廣告商得以有效提升其廣告策略的規模與靈活性。
三、受眾優先於安全考量
儘管文化和政治議題往往讓廣告商擔憂,但由於其衡量廣告效果的壓力以及投資者對收益的期待,廣告商採取了一條將受眾優先於安全的策略。這要求他們即便在政治意見激烈交鋒的領域,也得保持適度的曝光。
例如,寵物產品品牌Whisker 在今年的市場活動中,選擇在主要的新聞媒體平台上投放廣告,其中不乏Fox、CNN、C-Span等具爭議的平台。Whisker的市場主任表示,他們願意嘗試多樣的媒體平台,因為寵物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是跨過政治和文化爭端的友好商品。
四、雙向策略避免疏遠消費者
在實際操作中,一些廣告代理選擇「雙向策略」,即當一個品牌在某個特定的新聞頻道投放廣告時,便也在其對立面平台上進行投放。如此,即可避免疏遠任何一方的受眾。
例如,在CNN媒體購買期間,也會選擇在福克斯新聞上購買廣告空間,以達到平衡受眾的效果,避免因為選擇性曝光而引發潛在的品牌損害。利用這樣的平衡策略,許多品牌在面對多變的市場時依然能保持持續收益與影響力。
五、重新評估媒體渠道的價值
縱觀整個市場,廣告商們重新審視並投入於新聞驅動渠道,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直接增進了品牌的曝光和數字效能,更重要的是這種策略能夠快速回應市場動向,引領品牌在政治化的媒體環境中占據穩定的一席之地。
在未來的市場中,我們可以預期廣告商將更加著重於此類渠道的精細化運營,那些能夠靈活應對新聞事件和文化變遷的品牌,將具備更強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