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在真實性與政治中立之間的挑戰

隨著現代社會的多元化發展,品牌也面臨著一個日益棘手的挑戰,即如何在保持真實性和文化相關性的同時,避免被卷入激烈的政治逆風。現今的市場環境中,政治問題不斷與流行文化交織,這讓品牌行銷人員在制定策略時,考量顧客群體的多樣化變得愈發重要。

過去幾年來,多個知名品牌如 Target 和 Bud Light 都因其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政策而引發了消費者的抵制與反對。例如,Target 因調整其多樣性政策而面臨抵制;Bud Light 因與跨性別影響者 Dylan Mulvaney 的合作而陷入爭議。這些事件顯示,品牌在嘗試成為文化話題焦點時,必須小心翼翼,避免因政治問題而流失客戶。

耐吉和雅詩蘭黛等品牌被指出成功地傳達了針對女性的文化相關資訊,而不涉入政治領域。這些品牌展示了如何在激烈的文化戰爭中,保持產品及行銷的真實性與中立性。譬如,耐吉在超級碗期間推出的「So Win」廣告,邀請了多位女性運動員代表女性力量,而雅詩蘭黛則選擇演員 Kristen Bell 作為新一季的代言人。

行銷策略顧問公司 NewWorld 的首席運營官 Christina Peña Brower 說:「品牌訊息的整體性思考變得更加重要。」很多時候,品牌採取經濟正義、氣候變化或性別健康等議題的立場,而非單純把焦點擊在種族或性別身份上。

另一家創意代理商 Valerie 表示,客戶希望藉由故事講述品牌理念,並推薦透過影響者與受眾進行更精細化定位。一方面,品牌對於身份認同的敏感度提高,避免因立場而疏遠消費者;另一方面,也建議品牌聚焦於影響者行銷,避免直接接觸政治話題。

Brand 的聯合創始人兼商業策略專家 Katie Hooper 稱,品牌應在明確支持其認為有利的社群上溝通其理念。即便如此,也須慎重避免引發非目標群體的強烈反感。她指出現在的社會環境中,所有資訊幾乎都可被賦予政治意義。

因此,一些品牌選擇在其平台上建立對話,讓消費者參與其中,而非直接參加卷入有爭議的討論。如 Dame 這家性健康品牌即使在法律戰中獲得勝利,執行長依然表示政治議題常常被外部賦予企業,不可避免地影響著品牌的業務運營策略。

面對這一切,行銷人員一直在尋求真實性。隨著 TikTok 的興起,品牌希望自己成為文化時刻的一部分,而不僅是靠廣告來呈現。儘管這樣的策略中充滿挑戰,品牌在未來的行銷行動中必須將真實性與社會責任平衡,從而在極化的社會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