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數位購物環境中,人工智慧技術的日益普及為消費者的網購體驗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由人工智慧生成的聊天工具ChatGPT所帶來的變革。該工具不僅改變了消費者購物時的資訊搜尋方式,甚至影響了大型電商平台的策略部署。

對於沃爾瑪等零售商來說,ChatGPT的崛起成為網站流量的顯著推動力。據分析公司Similarweb的數據顯示,2025年8月的沃爾瑪網站流量中,有高達20%的推薦點擊來自ChatGPT,較7月增加了15%。其他知名零售商如Etsy、Target和eBay也看到了類似的流量提升,分別有超過20%、近15%和10%的推薦流量來自於這一人工智慧工具。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來自ChatGPT的推薦流量僅占總流量的少部分,尚不足以撼動由直接訪問、付費渠道和搜索引擎主導的網站流量結構。儘管如此,ChatGPT崛起的速度仍然引人注目,顯示出消費者開始越來越依賴AI聊天回應中的連結訪問電商平台,逐漸在購物旅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這傳統上是由Google等搜索引擎所主導的領域。根據研究顯示,約有2%的ChatGPT查詢涉及購物,這相當於每天約5千萬次的購物查詢,這些查詢大多要求產品推薦,如“推薦1000美元以下的筆記本電腦”或“耐克鞋價格等咨詢” ,表明AI開始承擔起Google曾經的角色。

即便如此,這似乎並未嚇退亞馬遜,反而促使其採取迴避策略,主動屏蔽了許多AI機器人對其網站的爬取權限,如此一來,ChatGPT無法提供亞馬遜的即時產品鏈接,反而將消費者引向其他零售商。在8月,亞馬遜從ChatGPT的推薦流量中下滑了近18%,占比降至不到3%。

亞馬遜選擇自我防禦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作為全球最大的在線零售市場,它擁有龐大的電子商務數據以及由消費者瀏覽網站所築起的560億美元廣告業務。若允許外部的AI工具直接向用戶推送產品鏈接,將有可能完全繞過亞馬遜的前端界面,削弱其網頁訪問和廣告收入。此外,亞馬遜瞄準了發展自身的AI設備,例如面向消費者的Rufus聊天機器人,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與AI相關的投資。這一機器人現已在亞馬遜的主搜索欄中出現,並且其用戶界面逐漸開始由廣告填充。

相比之下,沃爾瑪似乎對這樣一個與外部AI購物助手共存的未來持開放態度。該公司正在開發自己的AI購物代理工具,讓消費者可以使用這些代理工具在其電商網站上進行購物。沃爾瑪美國首席技術官Hari Vasudev在一次採訪中表示,預計行業最終將建立統一的標準,允許外部的購物助手直接與零售商的系統進行互動。

而這場被AI技術驅動的購物革命中,帶來的不僅是流量的提升,未來也可能會出現商業化的新模式。根據《金融時報》的報導,OpenAI正致力於在ChatGPT中開發支付和結帳系統,實現用戶在應用內直接完成購物。若ChatGPT已經在那里驅動了數千萬次的購物相關查詢,其公司極有可能透過聯盟費用、廣告或交易費等方式來捕捉價值,這對於品牌和電商平台將帶來長遠的影響。

無論是面對不斷增長的AI技術影響還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猜測,如今的零售商都必須密切關注這一變革及其帶來的潛在影響。在不久的將來,AI所促成的無人干預購物可能會變得更加成熟。但無論這一技術能否完全取代傳統的購物方式,其早期階段的進展已足以重塑消費者的購物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