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秘魯登山嚮導暨瓦拉斯的居民薩烏爾·路西亞諾·柳雅向德國能源公司RWE提起訴訟,要求該公司賠償其興建堤壩的費用,以防止冰川湖爆發對城市帶來的潛在洪水破壞。最近,德國哈姆高等區域法院得出結論,像RWE這樣排放污染氣體的企業可能要為氣候變遷引發的損害負責,即便這些損害發生在遙遠的其他大陸。不幸的是,柳雅的訴訟由於被認為風險不明顯而被駁回。但法院的結論可能會成為其他類似訴訟的先例,一些訴訟已經展開。正如德國環保非營利組織Germanwatch前顧問諾亞·沃克-克勞福德所說,"他基本上是因為住得離河太遠而敗訴。"這座堤壩的建設,是為了不重現1941年發生的冰川湖爆發重覆水災場景。當時,破山而下的水流湧入山谷,造成至少1800人喪生。柳雅要求的€17,000賠償金額雖小,但可能會促使更多社區尋求對氣候變遷相關損害的財務賠償。地球科學界對冰川不穩定性早在1968年已經有所瞭解,科學家約翰·默瑟當時指出西南極冰蓋是"極易受到全球變暖影響的易損體"。更近期的研究發現,歐洲的冰川正在快速消融中,再加上冰島、南極洲等大陸的冰蓋,提供了全球約70%的淡水儲備,代表若極地冰川崩解將帶來災難性影響。"我們正目睹冰川的前所未見變化,"世界氣象組織的一位科學人員蘇拉格娜·米什拉說道,其中許多變化可能是不可逆的。潑冷水的是柳雅的訴訟敗訴,但令人大振士氣的是它啟發其他離冰川危險區更近的瓦拉斯居民聲明想提出自己的訴訟。世界冰川監測服務報告指出,自1975年以來,除冰島、南極洲冰蓋的冰川總計損失超過9,920億噸的質量。流冰融化促成了海平面上升的25-30%。Huaraz等社區正站在這場災禍的第一線。一些瑞士小鎮的例子顯示,財富可能讓他們得以監測冰川變化並提前進行人員撤離,而避免嚴重損失。對秘魯人而言,柳雅成為"一個象徵性代表",展示了向污染本地環境的公司發起訴訟是可行且值得的,即使他的訴求被駁回,但在當地和全國仍被視為一個重要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