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出版商因公開競價流失廣告收入的挑戰
2025年對於許多期望透過程式化廣告拍賣獲得收益的媒體出版商而言,是一個嚴峻的年份。在公開競價系統中,廣告收入的顯著降低已成為出版業的一大困境,這不僅是因為供應商或技術平台的運作不佳,更與整體市場環境密不可分。許多出版商由於經歷了這場浪潮而顯得猶豫,擔心自身成為業界的反面教材。
市場現狀與挑戰
根據北美某出版商的營收負責人所言,目前仍有相當多的資金流向公開競價的市場,但這股風潮自去年秋季以來並未減少,反而持續惡化。起初,低迷現象只局限於透過Google廣告交換平台販售的廣告,但如今它已蔓延至整個市場,無論是哪家廣告技術供應商運營拍賣,價格都受到影響。
「我們在今年的每千次曝光成本(CPM)的下降都達到兩位數,」該位負責人表示,更不願透露具體數據,但明顯實時拍賣市場正處於低谷。
逐漸失去吸引力的公開競價市場
某位廣告業的高層,匿名接受訪談時指出,去年秋季透過公開競價市場購買的網上展示廣告的CPM下降了多達30%,而今年至今還未顯現任何好轉跡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公開市場在這個季度仍然延續了去年年底的低迷趨勢,尤其是視頻廣告更明顯。
雖然零星有看到市場可能反彈的跡象,但總體來看,之前的數據並不讓人感到樂觀。一位美國的出版商營收總監在接受匿名訪談時表示:「如果不那麼樂觀的講,這看上去像是從去年的好勢頭延續到今年,當時我們的每千印象利潤(RPM)較去年增長了5%。」
市場數據的背後
根據eMarketer的數據,公開競價系統目前僅佔美國程式化廣告花費的很小一部分,約為146.7億美元,相較之下,在私人市場交易上的支出為295.2億美元。這樣的轉變已持續多年,預計從2022年到2026年,美國不依賴程式化拍賣的廣告支出將從891.1億美元增長至1540億美元。
大規模的廣告科技供應商財報顯示類似的趨勢,例如Magnite公司就曾在第四季度的增長較預期緩慢,這是受到了視頻和展示廣告CPM下降的影響。顯然,這一年的初期數據也並不樂觀,根據分析公司Databeat的數據,年同比顯示1月份展示廣告的CPM下降了33%,視頻廣告下降了39.2%,整體下降了35%。這樣的數據更凸顯了目前市場的疲軟。
解決公開競價減少影響的可能方案
造成目前市場情況的原因可能不僅是廣告主需求減弱,還包括供應鏈本身的效率問題,如重複出價、轉售猖獗等問題導致市場供過於求使得價格下跌。多數出版商可能發現公開競價不再是唯一的選擇,他們開始考慮直接銷售給廣告商和代理機構,以減少實時競價帶來的波動。
總體來看,公開拍賣對出版商的影響是顯著的,無論是因為消費者的隱私權限制、餅乾技術減少,還是廣告技術路徑優化以及品牌安全的問題,都讓這個市場規模縮小,並促使廣告資金流向更具控制力的環境。因此,應對這些持續的挑戰,出版商需要更加謹慎地規劃其未來的廣告收入策略,以確保其能夠在這樣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