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遠比特幣礦場與當地社區的轉變
一個位於尚比亞西北部的偏遠比特幣礦場因其非比尋常的設置而引起了廣泛關注:它完全依靠贊加米納水電站的清潔水力發電驅動。
由肯尼亞公司Gridless運營,該礦場利用該電廠小型電網的多餘電力進行比特幣交易驗證和獲取利潤,這一消息由BBC報導披露。
該項目坐落在贊比西河附近,河水湧入渦輪機中產生持續且低成本的能量。在一個改造過的貨櫃內部,礦場的120台計算機根據比特幣價格的波動,每天可賺取大約5美元。
贊加米納水電站最初於2000年代初通過慈善捐款建造,旨在服務於當地醫院和周邊社區。但由於該地區電力應用的緩慢,許多電力被浪費,直到Gridless的加入。
「每天我們都在浪費一半以上的電力,這也意味著我們無法從中獲得收益來支付營運開銷。」贊加米納運營者Daniel Rea說道。「我們需要一個主要的耗電對象,而這正是與Gridless合作的改變者。」
現在,該比特幣礦場消耗了該發電站約30%的電力輸出,這有助於津貼附近城鎮的電力供應。在這個地方,只有一間商店擁有冰箱,而孩子們圍著一台計算機來播放音樂。
像理髮師Damian這樣的當地人說,獲得電力後生活發生了變革:「在我得到電力之前,我什麼都沒有也什麼都做不成。當我得到電力後,我一下子買齊了所有東西。」
鎮居民Lucy Machayi補充說:「電力徹底改變了這裡人們的生活。」
然而,批評者警告說,這類解決方案並非萬試萬靈。儘管此設置較使用污染能源的礦場減少了排放,但加密幣挖礦仍是一個高耗能的行業。
全球範圍內,比特幣使用的電力高於某些國家,根據Polytechnique Insights的說法,其擴張也被證實與電力價格上漲和碳污染相關聯,特別是在礦工接入超負荷公共電網時。
历史提供了警示。2021年,在哈薩克斯坦的採礦熱潮導致全國用電量增長7%,引發停電和政府打擊。在美國和加拿大,礦工面臨公眾反對,並在電力短缺期間被迫關閉。
Gridless也面臨一些權威機構和企業的抵制,他們仍視比特幣挖礦為一個耗電而可能影響農村社區資源的運作。
但這不會阻止Gridless的擴張。該公司正在籌集數千萬資金以在非洲建造更多水電設施,從而為農村地區帶來比特幣盈利及電力資源。
「為了擴展、可負擔和可持續的能源獲取,消費者驅動的適應性能源模式是必需的,」Gridless的聯合創辦人Janet Maingi告訴BBC。
對於Gridless來說,挖礦並不是競爭者,而是通往更大機會的橋樑。它堅稱其模型首先考慮本地需求,並且電力將始終流向最有價值的地方——往往是社區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