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奧·阿貢比亞德,在她的數據科學路途中,總是帶著幾分不確定感。當她還在尼日利亞的家中時,她幾乎快放棄了面試,她坦承:「我討厭感覺自己沒什麼能貢獻的,若是覺得自己會搞砸事情,我常常會選擇迴避。」這段話或許會讓現在認識她的人驚訝不已,畢竟她現在是一個充滿成就感的女性數據社群的共同創立者、獲得科學研究獎助金的研究員,也是一位因為工作不符合價值觀而願意婉拒他人工作的職業女性。
特別是在尼日利亞這樣一個許多人因薪水而非激情選擇工作的國度,阿貢比亞德的職業生涯確實走了一條不同的道路。她善於聆聽內心的聲音,順應直覺選擇前進的方向。
成長中的設計夢想
二十多年前,阿貢比亞德埋頭於她的紙筆之間,設計只存在於她腦海中的建築物。這份對建築的激情來自她的父親,兩人都被藝術和結構、創意和精準的交集所吸引。她曾幻想設計一片片空間,創造經得起時光考驗的作品。
但一次談話改變了她的航向。「我爸爸說,建築其實不適合女性,」阿貢比亞德平靜地回憶起來,談話中無絲毫怨恨。「他提到,他知道有女性在建築業中工作,但遭受男性的打壓。」這次談話推動她走向了新的方向。
在奧貢和拉哥斯兩地成長的阿貢比亞德自小便理解計畫的變化。儘管建築夢已有所動搖,聽從姐姐的路,她選擇在巴布科克大學學習經濟學。「我在中學時期喜歡經濟學,所以即使建築夢破滅,我對讀經濟學不反感。」
轉向數據科學
經歷了花旗銀行和畢馬威的實習,她步上一條金融道路,這條路在紙面上看起來完美,但卻讓她乏味,沒有激情。她在手機筆記應用裡詳細規劃了未來:那些將進入的公司,那些需要的事業里程碑,從尼日利亞走向國際金融的每一步。然而,當博朗公司(P&G)突然給她一個供應鏈實習的機會,她的人生便有了意外的轉折。
對於數據分析工具的初次體驗點燃了她的激情。「第一次,我的工作讓我感到愉悅。」她豁然開朗,從此努力通向數據科學。雖然金融危機和公司重組使擴編凍結,未能獲得全職的機會給她以變革的許可。
「那次經歷讓我可以靈活選擇下一步。」此後,她加入初創公司Suplias擔任財務分析師,着眼全職投入數據科學。當她規劃下一步時,父親建議她攻讀碩士,「於是我選擇攻讀數據科學碩士,以便徹底轉型。」
倫敦求學之旅
在倫敦的學習與早前的體驗大相逕庭,簽證制度讓人卻步,失去熟人的聚會成為另類挑戰,教學方式也截然不同。「依然有文化衝擊,這裡更多是自主研究,而不僅僅是死記硬背。」即使面對這些變化,她也在新常態中尋找到了定位。
阿貢比亞德攜手以男性健康為主題的非營利組織,研究高危區域的前列腺癌,利用數據為新項目爭取資金。這次重要的經歷令她真正認識到有哪些數據工作值得追求。
創立女性數據社群
倫敦磨砺了她的技術直覺,求職過程也強化了她的社群意識,讓她開始注意到產業中性別上的孤立。「所以,我和兩個朋友決定做點不一樣的嘗試。」首場活動在創辦人的家中舉行,雖然太過私人化,但被證實有效。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們與像Cloudflare這樣的公司合作舉辦會議,將活動推向正軌。
她對於將這個計畫變成盈利企業並不著急。「如果100人成為社群一員卻毫無收穫,那就違背了初衷。」她注意的是,誰會不斷出席,誰會在活動後聯繫,誰會受益於活動。
除此之外,她也在Code First Girls擔任老師,並在Code Your Future擔任志願者,面對各種語境中打破技術障礙,以短期的班級點燃長期的改變。
未來的方向
目前在RS Group工作的阿貢比亞德,把技術研究、教學和社群運營出色結合。「我仍在摸索狀態,當下只想繼續從事喜愛的工作:教學、幫助他人,建構有意義的空間。」女人的數據社群穩步成長,贊助商回頭而至,舉辦的活動次數已經增至四次,每次吸引15到20人參加,反思著這些活動的意義,她思索博士的可能性,也持續緊扣著好奇心而非壓力。
她的建築夢仍在,只是以另一種形式展現。如同她仍在設計東西,這些東西便是安全的空間、學習的循環和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