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共乘服務巨頭 Uber 正積極推動其自動化交通的計畫,但目前而言,非洲似乎還不在Uber自駕車的計畫內。

在 2025 年 7 月,Uber 公佈了其與中國頂尖人工智慧公司百度的一項新合作,計劃將自駕計程車整合到 Uber 的應用程式中。預計今年稍晚會在亞洲和中東的各大城市推出,接著擴展至歐洲和大洋洲。目前,像是鳳凰城、奧斯汀、亞特蘭大和阿布達比等城市已經能夠提供 Uber 無人駕駛的搭乘服務,更多的全球發布也在進行中,然而非洲卻還不在計劃中。

相較於自行開發自動駕駛車輛,Uber 更加專注於戰略聯盟。除了百度,Uber 還與美國上市的 WeRide Inc.、Pony.ai 及北京Momenta科技有限公司等簽署了合作協定。這些合作關係顯示出一個未來的圖景,那就是 Uber 將成為自駕乘坐的首選平台,而背後的技術支持則來自於來自亞洲及其他地區的創新者。

這項新聞提升了投資者的信心,Uber 的股價也隨之上升。在週五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的開盤之前,Uber 的股價在盤前交易中上漲了 0.13%。

為何非洲未列入計畫?

非洲在交通創新方面並不是完全缺席的。像 Spiro、Ampersand 和 Moja Ride 等電動車新創公司都在非洲測試了他們的早期車型,顯示出這片大陸在新興交通技術方面具有潛力。

然而,自駕車所需的生態系統遠比單純的電動車複雜。根據非洲開發銀行的數據,非洲是全球按人口計算交通事故死亡率最高的地區,每 10 萬人中有 26.6 人因交通事故死亡,而歐洲這一數字僅為 6.5 人。不良的道路基礎設施、無法預測的交通行為和不足的交通標誌對指導自動駕駛車輛的機器學習演算法構成了主要挑戰。

此外,網路連接和數位地圖在基礎設施方面的缺口也是一個障礙。與發達市場不同,那些可以支持自動運營的高解析度地圖和 5G 連接技術在多數非洲城市中還不存在。即使是基本的 3 級自動駕駛,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自動駕駛,但仍需要在必要時人工介入,在非洲也難以實現。

監管環境也尚未發展完善。儘管歐洲、美國及中東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建立自駕車的安全、責任和測試規範,非洲大部分國家尚未展開討論。

不過,南非是一個例外。這個國家近期已開放自駕車的試點測試,並在推進相關的監管討論。然而,要在整個非洲大陸實現廣泛的接受仍然裡有很長的路要走。

由奈及利亞創立的車輛融資公司 Moove 已經和 Google 的自動駕駛車輛子公司 Waymo 合作,在鳳凰城和即將在邁阿密管理自駕車隊。這顯示出非洲的人才在全球自駕車的敘述中扮演了角色,但這些貢獻主要還是發生在非洲以外的地方。